清明連假過後,核電政策攻防戰重新啓動。8日上午,先由立法院衛環委員會舉辦的「低碳家園與非核家園雙贏策略」公聽會打頭陣。雖然名為公聽會,受邀對象卻不脫過去壁壘分明的反核/擁核團體,受邀者的立場或人數倒在其次,關鍵在於,議題設定將非核與減碳緊緊扣連,並將排碳增加與經濟「正向」發展做扣連;會中擁核的御用學者及行政官員,佐以選擇性、片斷回應反核者的疑問,強調核電議題必須走向「科學理性、專家決定」的決策模式,但所謂專業者,不是強調自己僅是「政策執行者」,便是承攬核電工程者,顯示政府依舊玩弄兩面手法,無心面對反核民意。

公聽會中,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梁啟源,以及吉興工程顧問公司董事長陳立誠(另一身分為台電核四工程總顧問),慷慨痛陳「非核家園與低碳家園」的命題,簡直是「又要馬兒好、又要馬兒不吃草!」兩人的前提,皆立基於相較其他能源選項,核電每發一度電的排碳量最少。陳立誠首先強調,為了走向非核家園,停掉核一至核三廠,「全台都不能開汽車」。梁啟源則說,過去十年來,台灣的GDP成長與用電成長幾乎是一比一的比例,新能源政策中強調「電價必須合理」,停用核電,是不理性的選擇。緊接著,由淡江經濟系教授廖惠珠與台電公司上場,宣稱風力發電「靠天吃飯」不穩定,就算要興建,也會遭遇抗爭,如日前苗栗反風機,自救會開始絕食抗爭。

擁核者的論述看似有理,卻有許多前提沒有揭露。首先,反核者從未拒絕電價漲價,「合理電價」也有討論與定義空間,台灣民生用電與世界各國並無太大差異,工業用電補貼才是問題。工業電漲、提高成本、影響經濟發展,一直是擁核者的論述大絕,但台灣的經濟發展與競爭力,難道只能仰賴廉價電力?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長賴偉傑進一步指出,2001年起,台灣的GDP成長早已走進「黃金交叉點」,企業老闆的總收入超過全台勞工總收入總和,顯示GDP成長和受薪階級早已脫鉤,在此前提下,電價成長代價如何重分配,才是政府應該面對的問題,但政府卻選擇用以模糊、恐嚇民眾。

其次,反核者從未倡議以單一綠能取代核電,目前台灣發展綠能遭遇最大抗爭確實以風機為主,但抗爭的前提並非無法消弭。大型風機帶來的生態、噪音衝擊,皆是各國發展風力發電的困境,社區型的再生能源發展(小型風機、太陽能),早已成為主流,台灣卻遲滯不前。此外,大型風機開發,爭議關鍵在於選址,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趙家緯指出,英國早已發展出離岸能源開發計畫的政策環境影響評估,美國環保署甚至願意邀請環保團體、民眾共同討論、擬定禁止開發區迴避爭議,台電的態度,卻是「有人抗爭,所以風力發電困難度高」,無異踐踏自己的專業。

第三,工業局首次說明,外界對於石化、鋼鐵產業「高用電」的印象全是誤解。工業局永續發展組長陳良棟指出,石化業70%用電量皆為自家生產能源;鋼鐵業除電弧爐業者,也採用汽電共生,水泥業者也用氣電共生,唯一耗用三成多台電能源的,是電子業。

這則訊息給予的啓示是,如果耗能產業不需使用台電電力,繼續興建電廠的必要性何在?中科四期開發失敗,顯示電子產業在台灣走下坡,台電以及能源局,有責任說明台灣用電需求何以「必然」上揚?另一個弦外之音,若核電是政府堅持的「減碳工具」,排碳量大戶卻根本不用核電,「減碳工具」,究竟要減誰的碳?

環保署長沈世宏說,反核民眾靠的是直覺與情緒,無益解決爭議,公投前必須建立「是不是」的「知識平台」,而這知識平台,可由雙方信任的專家來論辯,藉以得到決策方向。乍聽之下,也算合理,能源議題之繁複,在公投之前若能一一釐清,未嘗不是好事,但政府面對該釐清的議題,卻一直採用烏賊戰術,制度再好,又有何用?更何況,環境爭議議題,反對者的論述,經常在環保署的專家會議中,被排除討論。以中科四期廢水排放爭議為例,光電廢水太毒,學者質疑不該開發,環保署綜計處長葉俊宏卻說:「前提應該是中科要開發,開發廢水不能沒地方排。」這種早有偏見框架的制度,又如何可能解決爭議?

核四續不續建的問題,其實被政府以配套不完全或沒有配套的面紗籠罩。但以國光石化開發為例,2010年10月28日,經濟部長施顏祥說:「如果國光石化投資不進行,造成產業空洞化」;總統馬英九宣佈國光撤案後,經濟部卻立刻啓動配套方案,施顏祥改口:「國光石化不在台設廠,長期反可以讓產業結構轉型,不見得是壞事」。賴偉傑直言:「這經驗告訴我們,政府早就有配套措施。同理,那核四公投後要是確定停建核四的話,政府的配套與替代方案,應該現在提出來」。的確,核四停不停建若關乎整體台灣能源的未來,作為負責任的政府,理應端出配套措施來。

3月9日之後,反核行動沒有停止,每週五晚上,導演柯一正等人在自由廣場前舉辦的活動,風雨無阻,堅毅的力量,絕非單憑「直覺」與「情緒」,而是看穿擁核者的論述破洞,看輕這股力量,繼續玩弄平庸的政治把戲,引來的,恐怕是執政黨想像不到的反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