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雄氣爆事件發生迄今已近兩周,災區重建進度緩慢,元凶究責仍未釐清,唯一清楚而有進度的是經濟部長張家祝「委屈」下台,經濟部次長杜紫軍「為難」上任,一上一下,不僅為了止住了原先行政院長江宜樺在災後的「三不二要」政治傷口,同時,也為了讓石化產業繼續「永續」。

杜紫軍走馬上任,首件要做的,是「啟動地下工業管線檢測」,其次則是「重啟石化政策環評」,以為石化管線布局或「設立專區」預做準備。無論怎麼看,這兩件事絕對對高雄石化重災區稱不上真正善意。首先,啟動地下工業管線檢測,如同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副教授廖本全所說,「是早就該做的事」,杜紫軍出身經濟部工業局,服務數十年,監督、輔導工業發展是其責任,在高雄發生嚴重氣爆後才做,早已嚴重失職。上週提過,高雄承受過多石化污染,管線災難,只是其中之一,空污、水污乃至於文化地理紋理的破壞,都不該被排除在這次災難的總檢討之外,杜紫軍的執意框定,是大事化小,小事化無,是為石化產業政策環評鋪路,更顯示台灣的產業轉型,幾無可能。

2010年國光石化開發時,經濟部也曾做過石化產業政策環評。政策環評在法源上地位薄弱,並無「必要遵循」的強制效力,儘管如此,經濟部連這樣的環評都要強力護航、執行石化擴張的意志。當時杜紫軍就是主導浪費社會公帑刊登廣告支持石化業發展的主謀,明明知道國光石化開發後,產業根本就往中國投資,製造出來的乙烯,就是要提供給這些廠商用,杜紫軍仍能面不改色宣稱「台灣本土」乙烯自給率不足。

國光石化死案後,總統馬英九曾宣稱「石化產業一定要高值化」,數年過去,高值化連個基本進度都沒看見,倒是六輕擴張接連不斷,五輕遷廠也意志搖擺,究其原因,在於經濟部從來就沒有考慮讓石化產業於台灣消失。經濟部一心一意想要打造台灣成為遠東區石化運籌中心,但這裡的市場並非高值化的競爭市場,而是發展中國家需要的便宜用料。這一步,早在台灣與中國簽訂ECFA早收清單之後就退不回來,挹注兩黨選舉政治獻金的石化產業業者,對於進一步大量生產並爭取開放泛用塑膠項目於早收清單內,根本勢在必行。

當時經濟學者蕭代基曾說,這樣的石化產業發展,絕對是流血輸出,除了可見的空污水污以及現在爆發的工安危機,更關鍵卻隱而未現的,是核電廠的延役與否。2009年,經濟部能源局官員曾私下透露,工業局「乙烯自給率百分之百」的政策目標不可能放棄,在此產業政策為前提,若要同時達到「低碳能源使用占55%」的政策目標,「核一、核二、核三廠就都必須延役,且核四得如期運轉」。

儘管如此,乙烯自給率百分百,並非決定核電是否需要延役的關鍵因素。目前核四因福島核災面臨封存命運,但僅封存三年,會否重啟,根本沒人保證,至於核一廠,則在經濟部放任台電獨門創造「燃料棒延役」的情況下苟活。值此同時,中油新三輕已取得操作許可,後續可望引發其他石化廠擴建效應。

三十條性命,血淋淋描繪出石化業的外部成本。日本因福島核災流離的十萬民眾,則警示著仰賴核電的代價。當全民終於意識經濟發展換來的是環境居安的千瘡百孔,而極力尋求經濟發展範型的轉移,杜紫軍的上台,可悲地顯示政府依舊執迷不悔。這次人事異動,凸顯即將來臨的全國能源會議將是重要戰場,石化政策的去留若不緊扣能源結構調整,將永遠都由經濟部空口宰制。高雄氣爆事件,絕不能只在管線管理辦法或救災專責機構等事宜打轉,否則台灣未來不僅要繼續承擔石化惡果,核災恐懼也將繼續籠罩全台。